九斗碗

 九斗碗是四川乡村流行的宴席,红白喜事都要宴请乡邻亲朋,席桌从几十桌到几百桌不等,菜品一般只有九个菜,故称九斗碗即量多,也有八个菜的,称腬八碗)。由于多在农家院内或晒谷坝上排席,也称田席。九斗碗的特点:一是就地取材,用农家自养的猪、鸡、鸭、兔、鱼、蔬菜,少用或不用山珍海味;二是出菜快,多用蒸、炖、烧手法,所以称三蒸九扣(蒸菜多、扣碗多)。从出菜速度来说,又称流水席,形容出席如流水一般,连续不断。九斗碗形成起席、头菜、甜菜、座汤出菜流程。今天的九斗碗与时俱进,用料较宽,也有加冷碟和席点的。

传统九斗碗菜单

   席:瓜子或花生米或糖果香烟(碗/盘装,放有餐纸)

八大碗:清蒸杂烩(蒸-头菜)扣鸡(蒸)姜汁肘子(蒸-挂汁)

红烧羊肉(烧) 咸 烧 白(蒸-扣肉) 蒸鲊肉(蒸)

      白菜丸子(烧) 八宝饭(蒸-甜食)

 

    坝坝宴


    四川客家“坝坝宴”以“九斗碗”为主打,辅以地域性、时鲜性、特色性菜肴及客人点菜,一桌约20个菜品;九斗碗又称九大碗,但并非一定是九道菜,只因“九”是客家人的吉利数而笼统道之。回溯九斗碗的来历,还得一筷子扎进客家菜的历史。
    就“客家肉丸”烹饪方法而言,竟与古书记载的“捣珍术”如出一辙。《礼记注流》列有八珍,其中“捣珍”:“取牛、羊、麋、鹿、麇之肉,必肱(脊侧肉)。每物与牛若,捶反侧之,去其饵(筋腱),熟出之,去其颤,揉其肉。”此法在南北朝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中称为“跳丸炙”。可见,客家菜系来自中原,古意悠悠,于此窥一斑见全豹。其实,来自中原的客家人迁至广东东江流域后,聚族而居为文化孤岛。此地区内,客家人比例大,反客为主,不仅其生活习俗未被当地土著同化,反而同化了当地土著。因此,带有浓郁古中原特色的菜肴风味终于得以传承。客家菜有“无鸡不清,无肉不鲜,无鸭不香,无肘不浓”之说。被誉为“客家摇篮”的赣南,宴席至今尚存“五烩四入”、“四盘八”、“九大碗”等门类。据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镇专门主厨“坝坝宴”的钟师傅讲,他们的厨艺就是祖上从广东那边带过来的,只是入川后,纯正的客家菜经过时间的搓揉,多少又浸濡了川菜的口味。如今构成“九斗碗”的拿手菜品有十多种。品碗、热汁汤、姜汁热窝鸡、夹沙肉、东坡肘子、柏合豆腐皮、泡菜鱼、咸烧白、粉蒸肉等。同时视食客要求,往往择九而厨。
    “坝坝宴”在四川客乡的盛行,成因有四:一是客家人注重血脉亲情,故族聚活动甚多,有聚才有宴,有宴方有聚,此乃聚宴形成巨宴之因;二是客家人在迁徙途中往往历时数年、数十年,且整村整族而动,加之秉性使然,此乃由巨宴生成野外宴之因;三是四川气候相对平和,一年365天的宴席,天天都可露天,且广大的乡野又解决了房舍的窄小和对交流、联谊的隔离;四是客家人心胸开阔、光明磊落、热情好客的品格所致。
    坝坝宴,是川西民间多年不衰的一种吃法,或言:吃文化。早先,坝坝宴是在清明时分才开宴,可如今,三岔人的坝坝宴也来了个改革:它不再是清明时节的“伙食”,其他节日甚至平时也“整”起来了。
    在三岔,坝坝宴要吃上两天。一大早,各家各户就早早起床忙活。回锅肉、番茄炒蛋、麻婆豆腐、凉拌鸡等各家拿手好菜都摆到院坝中来了。小孩子窜来窜去,闹着笑着,抢最好吃的菜;大人们说着笑着吃着,一嘴多用搞不赢。一顿坝坝宴吃了3个多小时,菜冷了又热,热了又冷。人们吃得欢快,乡间的土狗们也在桌子周围游走,一看到人们啃完的骨头,就腾的跑过去。人们吃着,笑着,闹着,一片其乐融融之景。第一顿菜品十分丰富,几乎覆盖了四川民间所有的川菜;第二顿一般都是吃上顿未吃完的菜,所以,若希望吃新鲜的菜,你就必须努力吃,把桌子上的菜统统吃掉;到了第二天早晨,坝坝宴又开始了,新的一天当然是新的开始,菜又是新的了。农村的早饭以干饭为主,几乎和午、晚餐没有什么区别。农民们做什么事都讲个实惠、简单,早上多吃点,就有力气干农活了。